close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2014年6月9日,美國洛杉磯演員班劇團創始藝術總監蒂姆·羅賓斯(左三)與《仲夏夜之夢》的演員們合影。 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2014年6月9日,美國洛杉磯演員班劇團創始藝術總監蒂姆·羅賓斯在聆聽媒體提問。 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參考消息網6月24日報道 外媒稱,在美國演員班劇團在此間帶來的話劇《仲夏夜之夢》的最後一夜,戲劇迷們觀看了一場出乎意料的演出。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6月22日報道,在最後一刻頂替生病的同事、扮演劇中劇團導演彼得·坎斯的正是這場話劇的導演蒂姆·羅賓斯。座無虛席的國家大劇院里,在兩個半小時中,羅賓斯與其他13位演員在500名觀眾面前,用極簡抽象的方式表演了這出莎士比亞經典劇目。觀眾中大多數是中國人。
  報道稱,整場演出中,大多數觀眾都全神貫註地坐著,閱讀舞臺兩側屏幕上的中文字幕,或是觀看演員的表演。這些演員用英語說著莎士比亞作品中的原臺詞。好幾幕鬧劇引發了一陣陣笑聲。演出結束後,許多人待在劇場,等著與演員班劇團的成員進行演出後討論。該劇團是由羅賓斯幫助成立的洛杉磯劇團。羅賓斯是位電影演員,曾獲得奧斯卡獎。
  羅賓斯說:“這兒的觀眾很棒。比美國觀眾熱情得多。”他說,在來中國之前,他很擔心喜劇元素能否翻譯出來,但似乎實現了。
  據報道,作為在中國的雙周雙城行的一部分,演員班劇團本月進行了10場表演,此次演出是其中一場。儘管劇團之前曾在全球巡演,但這是其首次在中國大陸進行表演,也是其首次將《仲夏夜之夢》帶給國外觀眾。在北京的6場演出,以及在上海大觀舞臺的4場演出,戲票都是提前售罄。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2013年9月14日,在加拿大多倫多,主演蒂姆·羅賓斯出席影片《犯罪生活》全球首映儀式。新華社發(鄒崢攝)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2013年2月7日,在德國柏林,第63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王家衛(右一)和其他評委會成員美國演員蒂姆·羅賓斯(左一)、德國導演安德烈亞斯·德雷森(左二)、伊朗導演希琳·內斯哈特(右二)一同亮相。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報道稱,儘管人們對包括西方話劇在內的戲劇的熱情一直在高漲,尤其在年輕人中,可是外國劇團演出的增多是近來才出現的。演員班劇團帶來的《仲夏夜之夢》只是第二個由美國公司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的劇目。在一個劇院向來以京劇為主的國家,在一個大多數人知道莎士比亞的名字、卻很少有人研究莎翁戲劇的國家,極簡主義地演出《仲夏夜之夢》仍是新奇的事物。
  羅賓斯說:“在表演一開始,人們一直很好奇,因為每件事都在舞臺上呈現出來,沒有隱藏。他們不太適應這點。”
  據報道,去年在洛杉磯觀看了《仲夏夜之夢》後,乒乓策劃的創始人方美昂想將演員班劇團帶到中國來。乒乓策劃是一家總部設在北京的文化交流演出公司。
  她解釋說:“我被表演者的真實打動了。有些演員令莎士比亞的臺詞聽起來像是日常對話。”
  此次表演是在北京上演的兩個版本的《仲夏夜之夢》之一。兩個版本都是紀念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系列演出的一部分。與今年秋天即將到來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的版本相比,演員班劇團的版本剝離了一些內容,加入了現代元素。而莎士比亞環球劇場的版本將呈現傳統的戲服和舞臺佈置。演員班劇團的演員一人分飾兩個或三個角色,在舞臺側面更換戲服,完全暴露在觀眾視野中。
  在北京的最後一夜,劇團當場回答了觀眾的許多問題:在全球演出,劇團成員在表演方面有哪些收穫?為何這場話劇對白如此口語化?原創音樂背後的靈感為何?
  報道稱,沒有人問及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或者電影《一九四二》。前者是蒂姆·羅賓斯在中國最出名的電影,而他在後者中出演了一個角色。
  63歲的觀眾李君(音)說,她很高興觀看了演出,儘管她不熟悉這個故事,也不瞭解羅賓斯。她說:“雖然表演相當簡單,可是這個故事的意義很深刻。表演、歌唱、舞蹈都發揮到了極致。”
  【相關新聞】
  德國專家質疑莎士比亞肖像畫真實性(圖)
  
  兩幅莎士比亞的肖像畫 多林(Tobias Doering)對其真實性表示懷疑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國際在線專稿:據德國《圖片報》2月13日報道,日前,德國莎士比亞學會(Die Deutsche Shakespeare-Gesellschaft)會長多林(Tobias Doering)對兩幅據稱是英國著名詩人莎士比亞肖像畫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
  報道稱,這位來自慕尼黑的教授對德新社(dpa)表示,在莎士比亞生活的年代,肖像畫通常是按照理想的形象繪製的,因此他認為這兩幅畫沒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據悉,當地時間2月12日,莎士比亞的研究者胡摩爾(Hildegard Hammerschmidt-Hummel)在德國美因茨(Mainz)展出了兩幅莎士比亞畫像的複製品。依照她的觀點,畫像真實反映了莎士比亞的相貌。(天宇)
  【相關新聞】
  《紐約時報》:女性主義話劇挑戰中國性界限
  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道 美報稱,在話劇《陰道之道》中——這部話劇對女性主義進行了帶有中國特色的直率而有趣的探索——有那麼一刻,觀眾們因尷尬而無所適從,這是因為女演員肖美麗(音)在劇中問到:“你會自慰嗎?”
  據美國《紐約時報》7月16日報道,擁有一頭黑色短髮的肖美麗在接受採訪時說:“讓人們回答這個問題簡直太難了!很多時候我都得自己回答這個問題。”她指的是在演出里。她在劇中扮演一名教師。
  最近在北京的一場演出中,肖美麗站在一塊白板前,要求她的“學生”們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事實上,她的“學生”只是一群擠滿了劇場觀看演出的女大學生、一些年齡稍大的女性以及少數男性。她說:“我以前的一個老師也來看過演出,她說她很怕我會問她這個問題。”
  整部劇的劇本由4名女性共同完成,取材於十餘名志願者的生活經歷。這些志願者去年秋天聚集在北京的一個非政府組織“一元公社”里,圍成一圈進行討論。
  劇作者之一艾柯(音)說:“寫劇本其實只是把現有的東西寫下來而已。”艾柯今年29歲,在一家大型社科研究機構的出版社工作。
  報道稱,這部話劇非常賣座。今年1月以來,這個由業餘演員和劇作家組成的團隊已經在北京、天津和廈門等地演出了近10場,每一場都有近150名熱情的觀眾擠進狹小的劇場內觀看演出。
  但是,他們的演出規模受到了限制。製片人紀航(音)說,演出只能在非正式場館內進行,因為他們的劇本不太可能得到當局的審批通過,因此不能在正式劇場里演出。
  她說:“我們非常想進入主流劇院演出,但這不太可能實現,因為劇本要經過審查。”她說,這部戲的主題太過尖銳,不太可能通過審查。
  儘管這部戲受西方女權主義影響頗深,但令人驚訝的是——並且對演員和觀眾來說激動人心的是——這部戲的本土化做的非常徹底,戲里有許多中國特色的故事和快節奏的敘事風格,經常讓人聯想起相聲這門傳統的北京幽默藝術,還充斥著大量的雙關語。本土化對藝術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艾柯說:“這對我們來說簡直太重要了,我甚至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從一開始,我們就知道這是我們想要的。”
  目標?給中國帶來一場劇場里的女性主義革命,並且為個人轉變創造機會。
  艾柯表示:“對我們來說,這部劇的重要性在於它是一次增強女性意識的演練。個人的轉變是排在第一位的。”
  紀航說,在整部劇的11幕戲里,有8幕戲是完全原創的,2幕翻譯自美國女作家伊芙·恩斯勒的話劇《陰道獨白》,另有1幕戲來自此前的另一部受這部話劇影響而寫成的中國話劇。
  整部劇充滿了幽默。在名叫《初夜》的一幕戲中,6名編號為A到F的女性討論她們是如何失貞的。E嘆氣道:“我們開了房以後,他竟然去要了張發票。”這是在暗示那名男子打算通過這次艷遇減免稅款。觀眾聽了後哈哈大笑。
  然而,這部劇里也有一些較為真實的緊張狀態,尤其是在一些描繪強姦、健康以及墮胎等問題的場景里。
  在最後一幕里,一名醫學院學生說:“我是一名婦產科的實習生。”她回憶了在醫院實習的經歷:有一次,一名象徵著中國文化里無私祖母形象的老婦人不願意讓醫生治療她的婦科疾病,並說:“孩子,不要在我身上花錢了,用這筆錢送我孫子上大學吧。”
  這名學生還描述了她助產的經歷,以及在幫助墮胎——這些胎兒因為是女孩所以被殺死——時感到的恐懼。她說,有的年輕女子會定期來墮胎,有時甚至一年要來好幾次。
  中國有較高的墮胎率。在聽到這些後,觀眾的笑聲消失了。那裡的許多女性很可能知道她說的是怎麼一回事。(編譯/陳鑫)
  【相關新聞】
  莎士比亞成英最有名象徵 貝克漢姆名列第三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2009年4月22日,在莎士比亞故鄉英格蘭中西部的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莎士比亞故居,新發現的莎士比亞肖像畫與游人見面。新華社記者馬建國攝
  參考消息網4月24日報道 英媒稱,一項在紀念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之際發表的國際調查指出,威廉·莎士比亞是英國最偉大的文化象徵。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4月23日報道稱,這項調查訪問了5000名青年。調查人員要求這些印度、巴西、德國、中國和美國的青年提出一個與英國藝術文化有關的人名。莎士比亞是最多人提出的名字,比例達14%。
  英國文化協會的調查顯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和貝克漢姆分別獲得第二名和第三名。其他較多人提及的名字還有J·K·羅琳、阿黛爾、甲殼蟲樂隊、保羅·麥卡特尼和埃爾頓·約翰。
  報道稱,莎士比亞在中國最出名,受訪者中有25%提及他的名字。提名莎士比亞比率最低的是美國,只有6%。
  據報道,4月23日是莎士比亞誕辰,有一系列活動予以紀念,包括莎士比亞環球劇場啟動為期兩年的《哈姆雷特》世界巡迴演出。
  巡迴演出的目標是探訪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演出場地包括德國的威滕堡、保加利亞菲利普波利斯的羅馬劇場、馬其頓的赫拉克利亞、華盛頓的福爾傑莎士比亞圖書館、洪都拉斯科潘的瑪雅遺址。
  報道稱,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福德的皇家莎士比亞劇場晚間演出《亨利四世》第一節後,劇場頂部將發放煙花。
  據悉,莎士比亞在1616年4月23日去世,終年52歲。他在1564年出生,真正出生日期無可稽考,但是傳統上在4月23日慶祝。
  報道稱,負責在全球推動英國文化的英國文化協會正計劃在2016年舉行大型國際活動,紀念莎士比亞忌辰400周年。
  英國文化協會總裁馬丁·戴維森爵士說:“莎士比亞忌辰400周年是自倫敦2012年奧運以來,向世界舞臺推廣英國文化的最好機會。”
  【相關新聞】
  美媒:莎士比亞原是冷酷姦商?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2009年4月22日,在莎士比亞故鄉英格蘭中西部的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莎士比亞故居,莎士比亞肖像畫與游人見面。新華社記者馬建國攝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道 囤積居奇,放債,偷稅漏稅——人們通常不會把這樣的詞和莎士比亞聯繫在一起。但據美媒報道,一些學者認為,應該這樣做。他們表示,莎士比亞其實是個冷酷無情的商人,他曾在饑荒期間做糧食生意,大發橫財。
  據美聯社3月31日報道,英國阿伯裡斯特威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除非對莎士比亞經常被忽視的商業頭腦進行一番研究,否則無法完全瞭解他。
  研究人員在將於今年5月的威爾士海伊文學節上發表的論文中說:“人們改寫了歷史上莎士比亞的囤糧者形象,這樣就可以突出莎士比亞的創造性天才形象。”
  阿伯裡斯特威斯大學研究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講師傑恩·阿徹說,這種疏忽是“有關評論家和學者故意裝作一無所知”的結果,因為這些人無法接受創造性天才也是那樣自私自利的事實。
  通過查閱大量歷史檔案,阿徹與同事霍華德·托馬斯和理查德·馬格拉夫·特利瞭解到了這位劇作家當年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既當糧商又當業主的詳細情況。莎士比亞的所作所為有時還與法律發生衝突。
  他們寫道:“在15年的時間內,他曾購買並儲存麥芽和大麥等穀物,等價格上漲後再賣給鄰居和當地零售商。”他們還寫道,莎士比亞會“糾纏那些無法(或不願)全部付清款項的人,並用賺來的錢繼續從事放債活動”。
  莎士比亞曾因逃稅而遭當局追捕。1598年,他因在糧食短缺時期囤積糧食而遭到起訴。
  人們並非完全不瞭解有關莎士比亞的案情記錄,然而他的所作所為還是令一些文學愛好者感到震驚。但論文作者認為,現代讀者和學者不瞭解莎士比亞及其同代人面臨的嚴峻現實。
  莎士比亞生活在處於“小冰期”的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當時異常寒冷的天氣和暴雨導致莊稼歉收和糧食短缺。
  阿徹認為,人們如果瞭解到那個時期缺乏糧食保障的事實,就可以重新瞭解《科里奧蘭納斯》等莎士比亞戲劇。《科里奧蘭納斯》的劇情發生在遭遇饑荒的古羅馬時代。劇中的糧食抗議活動可被視為是在影射1607年英格蘭米德蘭茲爆發的農民暴動。當時莎士比亞就居住在米德蘭茲。
  【相關新聞】
  外電:倫敦奧運成莎士比亞戲劇大舞臺
  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道 莎士比亞戲劇《皆大歡喜》中有這樣一句臺詞——全世界就是一個大舞臺。隨著倫敦夏季奧運會的臨近,這話現在聽起來尤為貼切。
  德新社報道稱,世界各地的賓朋確實將雲集倫敦。不過,除了奧林匹克運動會賽事,莎士比亞戲劇節也已在這裡拉開了序幕,或許這將是迄今規模最大的莎翁戲劇節。
  數以百計的專業和業餘演員參加演出莎翁戲劇的大型活動,已經開始的這一盛會預計將持續到秋天,其間,演員們用近40種語言演出莎翁劇作,來自很多國家的50多個文化團體——包括劇團、博物館甚至英國廣播公司(BBC)都派代表參加這一盛會。
  活動主辦方4年前就開始策劃這次莎士比亞戲劇節,來自世界各地的申請信件紛至沓來。這一活動將是倫敦“文化奧林匹亞”活動的亮點之一。
  位於泰晤士河邊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建於1599年,在莎翁去世後重建。在這次活動中,環球劇場將發揮特殊的作用,以確保這次莎士比亞戲劇節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在為期6周的“環球對環球”活動中,該劇場將演出莎士比亞全部37部劇作,不同的劇作將由不同國家的劇團用不同的語言演出,總共將有600多名演員使用近40種語言演出。
  觀眾們將觀看到俄語、南非荷蘭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希伯來語、阿拉伯語、日語及其他許多種語言的表演。《亨利六世》將由來自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的演員共同出演。德國的不來梅莎士比亞劇團將參與演出。
  來自喀布爾的一個新劇團將來到倫敦參加這次莎士比亞戲劇節,這是該劇團首次出國演出。世界上最新的國家南蘇丹也將派代表參加這次盛會。
  英國皇家莎士比亞話劇團藝術總監邁克爾·博伊德說:“莎士比亞已經不再僅僅是英國的大文豪。他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詩人和劇作家。”英國皇家莎士比亞話劇團和英國文化協會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半數以上的學童在課程學習中會學到莎士比亞。
  “文化奧林匹亞”活動總監麥肯齊說:“莎士比亞不僅屬於英國,而且屬於全世界。”令倫敦市長鮑裡斯·約翰遜尤為高興的是莎士比亞戲劇節將給倫敦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他說:“威廉·莎士比亞是我們最好的文化輸出品。”
  延伸閱讀:  (原標題:《肖申克的救贖》主演用莎翁戲打動中國觀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34imbe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